回想當初認識家師時, 因機緣巧合, 得知溫鑑良師公之高足在旺角《福康工業大廈》授徒。當時名網誌《詠春第一》曾提給過陳助教(助教已經那麼強)以一敵七的實戰功力。因自幼從父親口中得知《詠春拳》之特點。耳濡目染下。漸漸對這門藝術產生興趣。但一直苦無良師。
中學時期。男同學不是討論李小龍就是某某同學研習詠春拳術, 泰拳等等…之優秀功夫。心想機會難逢萬物錯過, 心動不如行動。前往見識見識一番!便隨cat師姐前往。師父給小徒之感覺是一個通情達理, 功夫好, 技術好, 人品好, 修為好之老師。和他一起完全沒有壓力。師父總是笑面迎人, 而且技術非常全面!!!和師父練習他已經從感知上知道學員有沒有練功, 非常非常感銳。猶記得有朋友職業是龍虎武師。曾言:凌空踢腿一下合格。二迴踢已經非常好。晚生親眼看見家師在六合街舊館原地起跳三腳推沙包。腳腳有聲落地平隱。和師父練手法感覺有如泥牛入海。無論任何角度, 力道, 也可以輕易化解。要剛有剛要柔有柔。完全無計。無論學功夫或為了養生還是防身也可從師父身上找到答案。多想多練就可以了。
常言。師父教授還是老師就是準確的指南針引, 領學生們從正確的方向前進, 勤力點就快一點。 但如果指南針偏差0.5度, 練習次數越多反而越偏差大。認識陳師父是緣份, 更是幸運。
倫(2021/12月25)

